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膜结构设计

平面桁架或立体桁架的对比分析及设计要点总结

时期:2025-06-26 08:12:53 点击数:0

钢管桁架拱根据结构形式和受力需求,确实可以采用平面桁架或立体桁架。以下是两种形式的对比分析及设计要点总结:



 1. 平面桁架拱

 特点与优势

 结构形式:杆件和节点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受力主要通过平面内的轴力传递。

 施工便捷:节点连接简单(如焊接或螺栓连接),施工周期较短。

 经济性:材料用量较少,适合中小跨度(一般跨度 ≤ 30m)。


 设计要点

 平面外稳定性:需依赖支撑体系(如上弦支撑、下弦支撑、垂直支撑)来保证整体空间稳定性。

 节点设计:节点可简化为铰接或刚接,但需注意次应力(节点刚性引起的弯曲应力)。

 荷载传递:荷载需分解为平面内分力,避免侧向失稳。

 适用场景:跨度较小、荷载分布均匀、对空间刚度要求不高的工程。



 2. 立体桁架拱

 特点与优势

 结构形式:杆件在三维空间中形成网状体系,荷载通过空间传力分散到多个方向。

 空间稳定性:无需依赖额外支撑体系即可实现整体稳定性,抗侧移能力强。

 大跨度适应性:适合超大跨度(一般跨度 ≥ 30m),如体育场馆、展览中心等。


 设计要点

 空间受力分析:需通过有限元法或空间杆系计算,考虑三维荷载传递。

 节点设计:节点通常为刚接(如焊接相贯节点),需校核局部应力集中。

 起拱要求:跨度 ≥ 30m时,可考虑起拱(起拱值 ≤ 跨度的1/500),减少挠度。

 挠度控制:恒载+活载作用下,最大挠度 ≤ 跨度的1/250(悬挑部分 ≤ 1/125)。

 适用场景:大跨度、复杂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对空间刚度要求高的工程。


设计规范与计算

 高度与跨度比:  

   立体桁架:高度 = 跨度的1/12~1/16。  

   立体拱架:厚度 = 跨度的1/20~1/30,矢高 = 跨度的1/3~1/6。  

 节点夹角要求:弦杆与腹杆夹角不宜小于30°,避免应力集中。  

 计算方法:  

   平面桁架:可简化为铰接模型(仅轴力)。  

   立体桁架:需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分析,考虑弯矩、剪力等。  


施工注意事项

 平面桁架:需提前设置支撑体系(如临时支撑架),防止施工阶段失稳。  

 立体桁架:可采用整体提升或分段吊装(如沈阳南站案例),需校核施工阶段内力变化。  

 焊接节点:直接相贯焊接节点需严格控制焊缝质量,避免应力集中。  




 总结

 平面桁架拱适合中小跨度、成本敏感的工程,但需依赖支撑体系。  

 立体桁架拱适合大跨度、复杂荷载场景,具有更好的空间稳定性和经济性。  

 选择时需综合考虑跨度、荷载、施工条件、成本及美学要求,并结合规范进行详细设计与验算。


知识百科

膜材品牌

Copyright © 2006-2023 深圳市诺科空间膜结构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24677号 XML地图

QQ客服
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138-2526-2292

微信咨询
诺科膜结构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