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膜结构知识

动力松弛法的研究历史

时期:2024-08-05 10:14:18 点击数:0

动力松弛法是一种数值模拟方法,主要用于求解结构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结构找形分析的情况。下面是您提到的动力松弛法研究历史的关键点概述:


 动力松弛法的研究历史


- 1964年:Otter首次将动力松弛法应用于核反应堆外壳的分析中,这是该方法的早期应用实例。

- 1965年:Otter明确提出了动力松弛法,并对其基本思想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

- 1970年:Day和Bunce将动力松弛法应用于索网分析中。

- 1974年:Barnes进一步推广了动力松弛法,并将其应用于已知初始预张力的张拉结构找形分析中。

- 后续发展:

  - Topping和Wakefield解决了动力松弛法中总动能需要人工控制的问题,从而使该方法能够自动进行调整计算,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 在国内,单建和蓝天讨论了动力松弛法在张拉结构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提高计算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

  - 叶继红修正了索网节点刚度的估算公式,这有助于提高动力松弛法的收敛速度。

  - 张志宏和董石麟指出可以通过增加单元内力数值的方法来提高动力松弛法的收敛速度,并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结构稳定分析的局部弧长法。


动力松弛法自从被提出以来,经历了从初步概念到广泛应用的发展历程。这种方法最初被用于核反应堆外壳的分析,随后被推广到索网和张拉结构的找形分析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动力松弛法的算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之成为了工程实践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特别是在国内,许多研究者对该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为高效和可靠。


知识百科

膜材品牌

Copyright © 2006-2023 深圳市诺科空间膜结构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24677号 XML地图

QQ客服
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138-2526-2292

微信咨询
诺科膜结构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